一、起源
KBK,德語Kombiniert Kran的縮寫,意為組合式起重機。起源于歐洲,90年代被引入中國,是德國德馬格(DEMAG)公司的專利產品(已過專利期),后被各起重機廠家紛紛仿制或進行效仿設計,2000年后在國內被大批量應用。
二、命名
KBK起重量一般不超過2T,由于目前國內外生產廠家眾多,產品質量及安裝服務質量良莠不齊,導致現在國內一直無法制定統一得業內標準和命名標準,因此KBK在國內一直被稱為2T以下起重機的代稱。
三、結構組成
KBK主要由軌道、懸掛裝置、行走小車、提升裝置和一些功能組件構成,所有模塊都為標準組件,可以根據廠房需要進行自由組裝。
軌道為段封閉性軌道,有直軌和彎軌,分Ω型或者C型,材質常用有鋼材、鋁合金和碳鋼三種。因為是標準組件所以可以組裝成長短距離的單軌、多軌、曲軌或者環形軌道等任意結構。
懸掛裝置一般安裝在工字鋼/H型鋼下緣或者混凝土梁上,有一定自鎖功能,安裝簡便牢靠。
行走小車內掛軌道內,用來進行X、Y軸方向上行走,根據需要可做手動或者電動小車。
提升裝置一般是電動葫蘆,環鏈電動葫蘆,氣動平衡器,智能吊配合吊具使用。
四、分類
KBK根據結構的不同,目前分為柔性KBK(初代德馬格產品)和剛性KBK(迭代升級產品)兩種,最大得不同是軌道結構和懸掛方式。軌道結構方面柔性KBK多為Ω形狀,由兩片鋼材焊接而成。剛性KBK多為C型鋼材一次冷軋形成。
懸掛方式方面,柔性指的是相互連接的構件發生位移或轉角,不限制某一方面的變形,也就是說允許出現變形,或者說我們希望他能夠變形。而剛性連接簡稱硬碰硬,指兩個連接件之間,當一個件產生位移或受力時,與之相連的個件不相對于第一個件產生位移或相對變形。也就是兩個連接為了一個整體。常見的鏈接方式為鋼板和螺釘直接固定,軌道和主梁之間也通過套管直接鎖定
五、優勢
1、不受場地限制。由于KBK均為標準組件,所以可以隨意的組合安裝,軌道走向可以根據作業車間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布置,滿足特定的產品與作業場合的特殊需要。
2、安全可靠。KBK組件裝置合理,組件通用性強,能夠快速完成特定區域內物料的運送工作。設備本身的重量較輕,運轉小車操作相對比較方便,手動就能有效運送笨重的工件。
3、經濟高效。KBK能夠簡單的懸掛在作業場地的上空,通常是廠房或是倉庫的屋頂,也可采取簡略的靠地裝置,不用額外的輔佐支撐,因此安裝成本相對較低,同時也不會影響起重的實際效果,整體來看更加的經濟高效。
看到這里大家對KBK一定已經非常熟悉了,也知道了所謂的KBK起重機嚴格來說其實是不正確的叫法,因為標準的缺失導致國內市場現在一片混亂,良莠不齊。希望大家和潞德通達一起首先從命名上正確定義國內起重機標準,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命名方式可以留言和小潞溝通哦。